韩国大韩航空推出新型低可观测无人驾驶僚机系统(LOWUS),计划今年年底首飞,2027年首次载人-无人驾驶组合飞行。
2.LOWUS采用高度隐形设计,与美国XQ58忠诚僚机相似,主要目的是弥补KF21缺乏对地攻击能力的问题。
3.然而,韩国在指挥控制、通信、探测、导航、电子战等方面面临挑战,如芯片设计能力、软件开发、电子战能力等。
4.为此,韩国可能采用乌克兰AI322发动机,或寻求美国弹舱技术,以降低研制难度。
近日,韩国在大韩航空釜山技术中心推出了一种名为低可观测无人驾驶僚机系统(LOWUS)的新型忠诚僚机,韩国不简单啊!不但造出来了五代机KF21,连与之匹配的隐形无人僚机也要搞,这是要超过英法瑞典等老牌航空强国的节奏啊!
LOWUS由大韩航空与国防开发局共同开发,研制工作在2021年正式启动,第一架原型机计划在今年年底首飞,首次载人-无人驾驶的组合飞行将在2027年进行,这个速度可真不是盖的。
LOWUS采用了高度隐形设计,有着梯形机身、中单翼、背部进气口、V尾,机头下方有一个球形光电转塔,机头前方则还伸出了一根长长的空速管,这种气动外形,与美国XQ58忠诚僚机非常相似。
虽然LOWUS高调展示,但其具体参数却并不明确,但可以通过大韩航空的另一款无人机KUS-LW一窥端倪。
去年10月,大韩航空在韩国2024国防产业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种名为大韩航空无人机系统(KUS-LW)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定位也是专为伴随有人驾驶飞机执行战斗任务的“忠诚僚机”,且在外观上与LOWUS非常相似,只是没有空速管。当时的宣传资料显示,KUS-LW长10.4米,翼展9.4米,高3米,采用W形主翼,拥有内部弹舱和隐形喷口,采用推力3.6吨的国产发动机。
实际上,KUS-LW的模型和宣传片早在2022年的韩国国防工业博览会上就亮相了,而LOWUS忠诚僚机是2021年正式开始研发的,也就是说,大韩航空开发的这两种无人机外观高度相似,时间线也对得上,因此,LOWUS很可能是在KUS-LW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甚至二者根本就是一个机型。
韩国开发LOWUS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弥补KF21缺乏对地攻击能力的问题,由于KF21采用了半埋入式挂架的设计,只能挂载4枚流星空空导弹,缺乏对地攻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LOWUS携带对地攻击武器与之配合作战就非常重要了。更何况,KF21已经开发了双座型号,后座的飞行员可以专门控制LOWUS作战,这是连F35都不具备的有利条件。LOWUS的研发难度明显低于KF21,由于没有飞行员且尺寸较小,LOWUS对雷达、发动机、弹舱、导弹等关键子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要低得多。
更重要的是,韩国可以采用KF21的模式研发LOWUS,直接照搬美国现成型号的设计就行了,连风洞和微波暗室的测试都省了,这也就解释了LOWUS进度如此之快的原因。
但韩国毕竟是一个中小国家,想要研发LOWUS这样的忠诚僚机,并批量装备,难度仍然很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挥控制。要控制LOWUS这样的忠诚僚机,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行,这是因为LOWUS虽然可由KF21后座飞行员遥控,但还是需要较强自主作战能力的。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大支撑就是芯片,虽然韩国的存储芯片和芯片代工产业很发达,但芯片设计能力却不行,相应的软件开发更不行。
二,通信、探测、导航、电子战。控制无人僚机作战对通信的要求极高,一旦通信遭到干扰,控制信号出现延迟,LOWUS就会成为摆设。
另外,相比KF21,LOWUS的雷达功率较小,更容易受到电子干扰,虽然其机头下的光电设备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探测距离有限。
最后是导航,LOWUS对导航精度的要求也很高,但为了保险起见,韩国战机只能GPS民码进行导航,但民用GPS精度低,且易受干扰。
归结到一点就是电子战能力,也就是说,想要保证LOWUS的通信、探测、导航设备正常运行,就要在电子战中战胜对手,获得制电磁权,但不幸的是,韩国的电子战能力很差。
三,弹舱。LOWUS还有一个隐患存在,那就是弹舱,KF21就是因为美国不愿转让弹舱技术才不得不采用半埋入式挂架的,到了LOWUS这里,美国未必会开这个口子,虽然韩方称LOWUS可携带2枚250公斤的制导炸弹,但就目前公布的视频并没有透露武器舱的细节来看,LOWUS很可能还卡在弹舱上。
四,发动机。虽然有报道称LOWUS将采用韩国自行研发的小推力涡扇发动机,但小推对材料工艺和总体设计水平的要求极高,韩国在这方面基础太差,因此,最终还是要依赖外购的,事实上,韩方已经在探索配备乌克兰AI322发动机的可能性了。
总之,虽然韩国推出了LOWUS无人僚机,但以韩国薄弱的航空工业基础,想要研制成功并量产,进而形成战斗力,难度极大。因为对于忠诚僚机而言,研发难度最大的不是飞机壳子,而是支持这个壳子的作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