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还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具身智能”“AI+汽车”“AI+智能终端”这三大“AI+”方向,迅速成为关注焦点。
宇树机器人上春晚跳“二人转”、优必选机器人在汽车工厂开启群体智能实训……作为AI进军物理世界的强大载体,具身智能产业应用正加速落地。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认为,具身智能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
一方面,广东机器人产业“家底”雄厚。2024年,广东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万台,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31.2%,占全国的40%以上。
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3D视觉系统、伺服驱动器、传感器……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都可以在广东找到解决方案。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从口袋拿出一枚自研高性能芯片“图灵芯片”。
该芯片可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小鹏自研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IRON已在小鹏汽车工厂应用,尝试推进商业化场景落地。
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关健说,未来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应用可实现“一脑多态”。
未来,年产数十万台的“广东造”工业机器人搭上AI大模型的东风,将掀起一场具身智能领域的“广东浪潮”。
就在前两天,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
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
掏出手机,打到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这在广州南沙已是出行日常;走在街头,智慧环卫、智慧货车也不再稀奇,自动驾驶正悄然融入广东人的生活。
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这两家企业你肯定不陌生。它们均在美股上市,并均瞄准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最高难度赛道,是广东用AI技术改造汽车行业的生动案例。
有华为、比亚迪、大疆、广汽、小鹏这样的大公司,还有专注RoboTaxi的安途智行、专注农业自动驾驶的极飞科技、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等细分领域龙头。
去年,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在这个集群内,拥有超4000家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比亚迪、广汽传祺、小鹏汽车、华为等龙头企业互促双强。
一是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涵盖整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传感器等关键配套供应商。
例如,广州、深圳以整车制造及智驾算法、软件为核心;惠州、东莞以汽车电子为基础;佛山、中山重点是传统及新能源零部件产业。
二是拥有强大智能驾驶技术支撑。广东已发布超60个大模型,大模型数量居全国第二。
华为、腾讯、云天励飞等龙头企业在高端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三是垂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广东,除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巴士还开通了便民线路和亲子研学线路。
“消费电子看广东”并非空线年,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超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四成;通信设备、计算机整机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研发实力领先、制造基础雄厚,令广东在消费电子领域大放异彩,孕育出华为、荣耀、OPPO、vivo、中兴等多家头部通信终端品牌。
这几天,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来自深圳的荣耀在展会期间发布了“阿尔法战略”,宣布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从使用功能的“AI化”,到用AI重构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正从“功能叠加”向“AI原生”质变。
例如,vivo全新的AI战略“蓝心智能”将大模型与手机操作系统深度融合。vivo副总裁周围表示,希望在数字世界做出个人智能,使之成为人们的“专属助理”。
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来临,迎接AI“洗礼”的又何止手机?事实上,AI正逐步突破电脑、平板、手机的阵地,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终端迈进。
这种互联互通,正是华为擅长的。面向全场景的鸿蒙系统,让华为成为“连接者”,吸引了成千上万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们共同参与生态建设,也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
如今,广东已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操作系统开发、大模型训练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链条。在智能消费电子领域,广东将继续领跑。
不久前印发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生产制造、消费终端、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大规模使用的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和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大潮奔涌。当AI走进物理世界,在拥有全世界最完善产业链的大湾区,正迸发出无限能量。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