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外媒报道称,一架缅甸空军的JF-17“枭龙”战斗机在飞行中坠毁,照片显示,飞机在坠毁现场几乎只剩下烧焦的残骸,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战机化为废墟。然而,报道并未透露飞行员是否伤亡,但有媒体暗示这架飞机可能是被中国制造的导弹击中后坠毁。外媒在报道中刻意强调“中国制造”的影响,意图是什么呢?他们所呈现的情况,是否如实际发生的那样?
JF-17“枭龙”是一款中等技术水平的多用途战斗机,理论上应是缅甸空军的一张王牌。它不仅具备国土防空的能力,还能精确打击地面目标,设计时的初衷就是为缅甸提供一款经济实惠且不失技术优势的空中作战平台。这种飞机本应在缅甸的战场上如鱼得水,无论是拦截敌机还是支援地面部队,都能高效执行任务。按照计划,这批飞机在2018年陆续交付给缅甸空军,理论上,它们应当增强缅甸的国防力量。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虽然这些战鹰在理论上应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但它们在缅甸的表现却远未达到预期。由于长期的内战困扰,这些原本充满希望的战机在实战中似乎越来越“吃力”。但至于这架坠毁的飞机究竟是否就是“枭龙”,目前仍然存在疑问。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报道的来源。美国的“防务新闻”网站报道了此次事件,而现场并未有美国记者在场。他们的报道完全基于一些模糊不清的照片来推测飞机坠毁的情况以及可能被击中的导弹型号,这种判断缺乏实质性证据,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后续报道中,部分媒体甚至通过对比飞机残骸与缅甸现役飞机的照片,认为这架飞机更可能是FTG-2000或歼-7,而不是“枭龙”。至于飞机坠毁的具体原因,缅甸政府则发布声明称,该飞机在进行训练飞行时突发故障导致坠毁。
由此可见,外媒的报道,尤其是有关“枭龙”被中国制造导弹击中这一说法,显然并不准确,更多是出于对中国军事装备的一种偏见或是恶意渲染。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到,缅甸空军战机事故频发,并非个别现象。
要理解为何缅甸战机频繁出事,必须考虑其飞行环境。由于内战持续,空军的任务压力极大,任务种类繁杂,战机经常需要执行高风险的近距离支援任务。更严重的是,战争导致缅甸的后勤体系几乎崩溃,这使得支撑这些高技术武器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每架飞机的飞行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维护,而在战争状态下,零部件的国际供应经常中断,技术人员短缺,原定的预防性维护无法按时执行。战机在高负荷下飞行,带着各种小故障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发动机无法得到及时的保养,电子设备频繁故障,机体的结构疲劳也未能得到足够关注。航空专家早已指出,没有严格保障的维护,即便是再先进的喷气机,也可能在战时迅速“罢工”。因此,许多缅甸战机实际上处于无法飞行的状态,或者在极高风险的情况下飞行。
除了维护难题,缅甸空军战机的使用方式也存在问题。尽管缅甸空军的对地打击手段有限,但它们在执行对地攻击时仍然依赖投放非制导航空炸弹或发射普通航空火箭弹。虽然这些武器具有较大威力,但缺乏精确制导能力。为了打击地面小型目标,飞行员往往不得不将飞机飞得很低,甚至进行俯冲投弹。
飞机飞得越低,与地面火力网的距离就越近,遭遇轻武器甚至高射机枪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种做法将价值连城的战机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导致飞机被击落的概率大大增加。由于缅甸空军的战机必须低空飞行进行轰炸,这给了地面武装力量极好的机会。虽然地面武装没有空军,但他们并没有束手待毙,反而迅速适应并进化出各种应对空中威胁的手段。他们的武器来源多样,黑市交易是常态,甚至有传言称他们从政府军手中缴获了不少武器。
这些地面武装人员所使用的便携式防空导弹,虽然射程有限,不能对高速高空的目标构成威胁,但它们对低空飞行的喷气式战机却非常有效。这些导弹常常是从黑市中获得,成本低廉,但却能够精准地锁定低飞飞机的发动机热源或机身轮廓。早些时候,缅甸空军就曾因类似情况失去了一架FTC-2000G轻型战斗机。
除了导弹,地面部队还灵活运用各种简单的手段来干扰政府军。例如,改装的民用无人机被用来侦察甚至执行空投任务,而通过手机遥控的火箭弹简易发射器也能在关键时刻出现,给政府军带来麻烦。这些简陋的武器和战术虽然原始,但在特定环境下却异常有效,地面武装通过这些非对称的手段不断削弱政府军的空中优势。
因此,战机的坠落,并非单纯由飞机本身的设计缺陷造成,而是缅甸军政府的“以空制地”战略,在极端内战环境下遇到了全面的挑战。尽管他们拥有先进的空中平台,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后勤保障、武器弹药的局限性以及敌人不断适应和进化,他们的空中优势逐渐消失,战机频频受损。
缅甸政府面临的困境,正是战机无法正常作战的根本原因。先进的战机在没有完善保障的情况下,面对地面武装的便宜武器和非对称战术,最终变得脆弱不堪。在这种情境下,昂贵的战机被迫采取高风险战术,结果被敌人的简陋武器击落。
尽管外媒通过对坠机事件的夸张渲染来攻击中国,但我们更愿意相信缅甸政府的官方说法。每一次空中载具的失利,都不仅仅是巨额资金的浪费,更是飞行员生命的巨大风险,也象征着缅甸政府空中威慑力的逐步瓦解。而那些残骸,无论是烧焦的战机,还是散落在缅甸各地的碎片,都冰冷地诉说着战争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