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注册一文吃透「 无人机」产业链

 新闻资讯     |      2025-08-21 21:04

  无人驾驶飞机大家常简称为 “无人机”,英文缩写是 “UAV”。它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以及自身携带的程序控制装置来操纵,飞机上没有载人。或者呢,也能依靠车载计算机,实现完全自主操作,又或者是间歇性自主操作。

  按照用途,无人机主要分成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别。民用无人机还能再细分,包括工业级、消费级无人机(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

  2019 - 2024 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 2 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却能翻 10 倍。实际数据表明,2021 年起,工业无人机市场占比就超过了消费无人机。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产业规模在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比达 65.3% 。未来,工业无人机将成为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主导产品。

  目前国内工业无人机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聚态势,其中广东表现尤为突出。广东省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链集聚+龙头引领+人才支撑”的多维驱动模式,构建了全球*的工业无人机产生态。截至2023 年,全省工业无人机企业超2800家,占全国总数近三分之一,且仍在持续增长。

  工业与消费级无人机因场景不同,性能有别。消费级面向 C 端休闲,重便携易用;工业级面向 B/G 端专业领域,重功能、稳定与适配,技术路线迥异。工业无人机设计复杂、定制度高,需求更广。

  全球无人机发展进程里,我国起步晚却在民用市场 “弯道超车”。截至 2023 年 6 月底,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销量占全球约 70%。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3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 1174.3 亿元,注册无人机 126.7 万架,运营企业 19825 家,同比分别增长 32%、32%、31% 。

  在目前民用工业无人机领域,除了大疆创新、纵横股份、极飞科技等传统的工业无人机厂商,政策红利释放刚性需求、军用技术民用化降本增效、多元化战略对冲军贸风险等也促使诸多军用无人机企业也开始发力民用领域。

  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从过去单一功能,朝着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核心价值,可不只是代替人工干活,更重要的是靠技术创新,重塑行业工作流程和商业模式。

  在农业、能源、测绘这些发展成熟的领域,无人机凭借高精度数据采集和自动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在智慧城市、低空物流、环保监测等新兴场景里,无人机就像空中桥梁,连接起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在技术突破和政策放宽的双重推动下,工业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正一步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

  就当前应用领域而言,工业无人机用得最广泛的要数地理测绘和农林植保,这俩领域的市场规模加起来占比超 50%。快递物流和巡逻巡检加起来占 26.2%,不过它们的应用深度和市场需求还有提升空间。剩下 6.2% 的份额,分散在医疗、应急等几十个领域。

  无人机测绘是继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在重构 “实时化、智能化、平民化” 的新范式。

  无人机测绘行业因技术优势与政策东风飞速发展。技术上,其效率超人工数十倍,山区、无人区成本仅为传统航测 1/3 - 1/5,应急响应从数天缩至数小时,精度达厘米级。

  政策端,据自然资源部方案,2025 年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5 米格网地形级基本建成,5 厘米分辨率城市级初步覆盖地级以上城市;2030 年全面建成。这将催生巨大需求,推动该行业量质齐升。

  2019 年工业无人机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大疆创新、纵横股份、飞马机器人市占率分别为 24.2%、5.5%、3.9% 。大疆靠 “强硬件、易软件、优价格” 构筑竞争壁垒,复制消费电子 “*性价比” 逻辑。其 “大疆制图” 软件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闭环。此外,纵横股份、飞马机器人及南方测绘等,也涉足测绘领域的工业无人机业务。

  基于测绘服务的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在2023年达到8111亿元,近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5%。

  我国植保无人机起步晚于欧美。2010 年首架商用机入市,开启产业化。2013 年前行业发展慢,参与者少。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新企业涌入。2016 年后技术与补贴推动,保有量和作业量激增。2024 年末,保有量 25.1 万架,作业面积 26.7 亿亩次,同比近 25% 增长。

  国内超 90% 的农业无人机市场,被大疆创新和极飞科技占据。据极飞科技 IPO 文件,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这两大厂商。2020 年,大疆创新占比 54.82%,极飞科技占比 37.59% 。杭州启飞、无锡汉和、江苏数字鹰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 2.80%、1.78%、1.14%。

  在需求方面,虽说当下快递物流场景里无人机应用规模占比,比不上地理测绘和农林植保。但国内物流需求极为庞大,这就意味着快递物流无人机未来市场空间,预计远超地理测绘和农林植保。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物流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才 0.01 亿元,2020 年就飙升到 16.8 亿元。预计 2024 - 2029 年,我国低空经济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会从 330 亿元增长到 192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42% 。

  如今无人机末端物流已步入规模化商业应用时期。这个领域主要由传统快递物流企业引领,像顺丰、美团、京东等。2023 年,国内末端无人机产量占比高达 99% ,远远超过支线与干线无人机的产量。

  大型无人机研发主要由传统无人机企业负责,大多采用固定翼架构,像壹通无人机、白鲸航线、航天时代飞鹏、天域航通、四川腾盾等企业都在做。不过目前多数这类机型还处在适航审定阶段。而在末端或短途支线物流中,多旋翼或复合翼机型是主力军。

  巡检是无人机的一项主要功能。传统人工巡检,在危险地段会威胁巡线工人生命,还受地理、天气和工作量影响,效率与质量都不高。而工业无人机不受环境、地形限制,巡检效率高,在巡检领域应用越来越多。

  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预测,2023 年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 183 亿元,预计 2027 年增至 452 亿元。在巡检领域,电力巡检是重要应用场景。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和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巡检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作用将更重要,能更高效检测电力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像大疆创新、纵横股份这样的企业在巡检无人机领域表现突出。同时,不少专注特定行业的企业也加入其中,比如电力行业就有企业针对电力巡检需求研发生产无人机。

  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也是这一竞争格局里的活跃力量。除了大疆创新和纵横股份,科比特、易瓦特、亿嘉和、观典防务、千寻位置、复亚智能、云圣智能、道通智能、南京千里眼等众多企业,都在巡检无人机领域有所布局。天富娱乐注册